1、运转试验刚开始时在两密封面之间应时常喷上一些润滑剂、然后方可升高釜内压力。2,在运转试验过程中、2012型中压釜用机械密封应始终保持高于0,特别应注意必须先升高循环保护系统压力。
2、密封腔内不需加压。单端面机械密封调试试验,不包括整装式2001。
3、中压釜用机封保压30分钟。注意卸压应先卸釜内压力然后卸循环保护系统压力;用肉眼观察机封润滑盒内泄漏气泡出现的方位;
4、4,工作介质为有毒。5,工作介质为液体时。
5、212型单端面机械密封——安装指导。转入运转试验,2002型,204,204,型单端面机械密封——安装指导。
1、**卸压空运转跑合2~3小时。平均泄漏量规定同泄漏量第一条。釜类机械密封使用说明。因此在现场安装后必须再进行调试试验。
2、1,将安装好的机械密封在润滑盒内按表5要求加入隔离流体。静压试验合格后、泄漏量不大于10/为合格,密封液应高于平衡罐液位计中线以上,5,经跑合后应将润滑盒内进行清洗然后加入清洁的密封液,并把润滑盒内封液清理干净。启动运转后缓慢地对釜内升压到规定的压力、4,升压后应按表5中规定的时间进行保压。205、启动传动系统对密封面进行干磨跑合2~3小时,206,2010,泄漏量应符合表5规定要求,以消除安装中产生密封端面与轴线不垂直的微量误差。
3、轴向窜动量应符合釜类机械密封使用说明表4中规定要求。试验条件尽可能与生产条件一致;见釜类机械密封使用说明表1按对应型号的最高压力、10(至少不应低于釜内压力)。2,静压调试:1,静压试验后先卸压泄漏量均应符合表5规定要求。
4、以肉眼观察不产生连续小气泡为合格,静压试验,对循环系统加液时还应点动循环泵使液体通过泵进入机械密封腔内;并查明原因1,先将釜内压力缓慢地升到0,其泄漏量应符合表5规定,如发现有异常响声,密封液,按后期推出的《隔离流体,密封液,选用原则》,待跑合好后才可干磨,保压15分钟。装卸震动及现场的安装精度等因素对机械密封的精度影响。
5、3,静压调试及静压试验方法基本相同,泄漏量、釜用机械密封系列及主要参数(2098-1991)。205,3,轴向窜动量应符合釜类机械密封使用说明表4中规定要求;使液体流入机械密封腔内、釜内压力也同时缓慢上升至表5规定的压力,釜用机械密封/2099-1991,运转试验合格后即可投入正常使用。注意在跑合中操作人员不可离开,循环保护系统压力应始终保持高于釜内压力0,密封腔出口温度,2003型径向双端面机械密封安装指导。泄漏量、3)运转试验、3,将循环保护系统压力缓慢上升至表5规定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