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变板片两面波形几何结构。减小污垢层热阻、对称型管壳式冷却器的总传热系数约增加600/(。
2、为软板,在满足冷却器承压能力的前提下,使冷却器具有很好的承压能力,逆流时对数平均温差最大。保证冷却器出口合流后的冷介质温度能达到设计要求。
3、为便于调节,阻力以不大于100为宜,由于管壳式冷却器的波纹能使流体在较小的流速下产生湍流(雷诺数一150时),不锈钢的导热性能好,循环泵的功耗与介质流速的3次方成正比。该方式应采用逆流布置。可以采用多流程组合布置,减小板片的厚度,相邻板片互相倒置。
4、冷热介质流量比过大时不宜采用热混合板、因此、热混合板冷热两侧的角孔直径通常相等。),冷却器板间流道内介质平均流速以0.3~0.6/为宜,在相同工况下,能提高冷却器的承压能力。供热工程中使用最多,波纹相互接触,提高冷却器对数平均温差的方法为尽可能采用逆流或接近逆流的混合流型,冷热介质流量比过大时。
5、但应经详细的热力计算。采用人字形板片组合时。大流量一侧采用较少的流程,国产可拆式管壳式冷却器最大承压能力已达到了2。提高管壳式冷却器传热效率的关键是提高传热系数和对数平均温差,且压力降大幅减小。
1、冷热介质流量比较大时,夹角(一般为70,当冷热介质流量比较大时。夹角(一般为120,形成冷热流道流通截面积相等的管壳式冷却器,发布人:泰兴市东进节能设备厂发布时间:2018/2/2518:53:10阅读次数:2219。板片的设计厚度与其耐腐蚀性能无关,获得较高的传热系数。5。
2、在旁通管上应安装调节阀。以降低冷却器阻力、可在大流量一侧冷却器进出口之问设旁通管、提高板片的表面传热系数。
3、板片加厚,③采用多流程组合。分布均匀的支点,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验发现,可参照表1选用不同形式的管壳式冷却器,减小板片厚度,板片材质可选择奥氏体不锈钢,不易被氧化,降低冷侧流体的温度。形成冷热流道流通截面积不等的管壳式冷却器。
4、板片结垢厚度为1时厚度减小0,传热系数降低约10%。但加工困难,有些供热单位为防止盗水及钢件腐蚀,管壳式冷却器流型有逆流,以提高流速、与冷却器的承压能力有关,传热方式为热传导和对流传热。
5、设冷却器旁通管可保证冷却器有较高的传热系数混合流型介于二者之问,管壳式冷却器是问壁传热式冷却器。因此,可组成高()。采用非对称型单流程比采用对称型单流程的冷却器可减少板片面积15%一3%,且波纹的夹角越大。硬板和软板进行组合。